中文EN
当前位置:首页创新工程
近代史所王建朗:创新工程前景光明
2014-01-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社科院专刊第231期 作者:王建朗
分享到:

  创新工程实施虽然只有两年多时间,但各方面工作已出现新局面,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可以说创新工程已初见成效。尽管开始时有人持迟疑态度,但现在都感到方向走对了,路子也越走越宽。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有三五年或更长的时间,社科院的发展一定会跃上一个新台阶,前景一片光明。

  当然,要把创新工程工作做得更好,还应该集中各方面的智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其中,充分考虑各学科的不同特性,赋予研究所更多的自主权尤为重要。一些规则的制定,多听取第一线的意见会更加妥当,更加切合实际。例如,关于研究成果的认定,各所已经形成了一些在学界有影响的连续性出版物,其论文质量丝毫不亚于目前列入核心期刊的一些地方期刊;又如,专著只认第一作者也不合理,许多分量较重的著作,往往是集体研究的共同成果,这一规定将不利于集体协作的拳头产品。

  我建议,创新工程一些大的原则由院里确定,但具体如何实施,可交由研究所来确定。希望夏季工作会议时,能围绕创新工程的规则再深入讨论,形成更合理、更稳定的规则。此外,要坚持管理强院、管理强所,这是顺利实施创新工程的基本保证。

      1月15—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度工作会议暨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此为《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对与会者的采访。

  (本报记者 薛倩/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