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现场直击——亚洲经济在开放融通中展现强大动能
2025-04-01 来源:社科院专刊第754期
分享到:
  徐秀军(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中外比较研究部研究员、主任)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3月25—28日在海南博鳌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院长张宇燕与我,分别作为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以下简称《2025年度报告》)的主编之一及作者代表受邀出席本次论坛,并在会议期间就亚洲经济问题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名代表以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0家媒体机构1100多名记者赴博鳌共襄盛举。与会代表围绕“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年会主题,结合当前亚洲和世界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达成了促进亚洲团结合作和共创亚洲未来的广泛共识,为塑造世界经济动能贡献了新的智慧。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的成功召开,既彰显了博鳌亚洲论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更向世界展现了更加开放包容的中国和亚洲。
  亚洲经济发展动力强劲
  亚洲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特别是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表现突出。根据《2025年度报告》测算,2024年亚洲加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4.4%,比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高1.2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增长水平,比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高1.2个百分点。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亚洲经济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持续上升。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24年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例为48.1%,预计2025年将上升0.5个百分点至48.6%;按市场汇率计算,2024年亚洲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的比例为36.1%,预计2025年将上升0.3个百分点至36.4%。
  在贸易方面,亚洲的地位不断提升,特别是在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24年前3季度,亚洲货物贸易总额为12.7万亿美元,相比2023年同期增长4.1%;占世界货物贸易总额的34.9%,相比2023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2024年上半年,亚洲经济体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同比增长分别约为9.5%和8.5%,高于全球服务贸易增长水平。作为亚洲最大经济体,中国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均续创历史新高。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全年货物贸易额较上年增长5%至43.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服务贸易额较上年增长14.4%至7.5万亿元,也创历史新高。
  在科技创新方面,亚洲正成为全球新的主角,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持续注入新的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亚洲已站在科技创新最前沿,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博鳌亚洲论坛创新报告2024》显示,2023年排名前100的科技集群主要集中在东亚、西欧、北美。其中,东京—横滨是全球最大、表现最佳的科技集群,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集群在产业科技攻关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亚洲研发投入强度和专利申请量远超其他地区。2023年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的专利申请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占全球专利申请总数的比例达62.6%。2025年初,中国开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异军突起并与各个行业和产业深度整合,加速推进了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展现了中国经济和关键产业的发展韧性和产业活力。
  亚洲经济一体化势头良好
  在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盛行、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当今世界,亚洲国家践行开放的区域主义,以贸易一体化为牵引不断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新的进展,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了强大动力。
  长期以来,亚洲区域内贸易依存度较高,显示出亚洲经济体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根据《2025年度报告》测算,2023年亚洲经济体对区域内贸易的依存度保持在较高水平,整体贸易依存度为56.3%;东盟和中国在亚洲货物贸易中的中心地位依旧稳固,东盟对亚洲的贸易依存度最高,维持在70%左右;韩国和日本对亚洲的贸易依存度分别为59.5%和58.4%;印度和中国对亚洲的贸易依存度分别为51.2%和48.5%。同时,亚洲服务贸易区域一体化呈现加深趋势,区域内服务贸易增长显著高于区域外服务贸易增速,特别是数字交付服务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4年,亚太地区零售电子商务增速达到8.4%;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2.6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8%;东南亚电商行业商品交易总额达263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5%。
  尽管受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影响,但亚洲金融市场运行总体稳定,金融一体化程度加深,跨境投资和银行业务活跃。2024年,绝大多数亚洲经济体资本市场表现良好,银行部门的不良贷款率较低,且同比出现下降。2023年亚洲组合投资资产余额为11.2万亿美元,配置在亚洲的资产占比为19.6%。2024年,在全球首次公开募股(IPO)募资总额排名前五的交易所中亚洲有三家。从银行业跨境债权看,近五年亚洲经济体跨境银行业资产余额占全球跨境银行业资产的比例稳定在26%—28%之间。依托清迈倡议多边机制(CMIM)等合作框架,亚洲还致力于打造有韧性的区域金融网络,以维护亚洲地区金融安全与稳定。
  作为世界上经贸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三年来,有效整合了区域内自贸协定安排、优化了资源配置,显著提升了亚洲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合作水平,促进了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增长。根据协定规则,RCEP区域内90%以上产品将逐步实现零关税,对区域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有极大促进作用。《2025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RCEP区域内贸易总额同比增长约3%;RCEP区域内中间品贸易持续上升,占区域内贸易比重约达66%。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RCEP生效实施三年来,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累计货物贸易额为38.57万亿元,占中国贸易总额的比例超过30%。目前,RCEP正在推动扩员进程,将吸纳新的成员加入,以推动更大范围的开放合作和一体化。

责任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