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推荐
首届京津冀学校思政课建设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2024-06-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高莹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高莹)625日,首届京津冀学校思政课建设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河北省政府副省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董兆伟等出席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赵芮出席。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高翔指出,“办好思政课”是一项使命光荣、任重道远的重大政治任务,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践行“三项共识”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的使命要求。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办好思政课的工作部署,把思政课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工程常抓不懈,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多学科支撑思政课建设、科教融合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贡献了社科力量。 

  高翔强调,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作为根本遵循,推动形成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关键少数”作用,扎实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愿同各方一道,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办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于英杰表示,京津冀三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动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各自在不同领域取得了很多独特经验,京津冀学校思政课建设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发展有基础、有锐气、有后劲。希望三地以“一条心”的政治站位,将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作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核心环节,长期坚持、不断深化、持续推进,进一步增强办好思政课的责任感、使命感;以“一盘棋”的战略布局,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来谋划,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来布局,立足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来推进,不断开创京津冀思政课协同发展新局面;以“一股劲”的工作合力,推动不同地区跨域联动、不同课堂贯通协同、不同系统强化交融,高质量办好京津冀立德树人“大思政课”;以“一家人”的情感温度,推动三地师生加深合作,努力营造三地协同办好关键课程的浓厚氛围。 

  董兆伟表示,此次活动抓住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机遇,是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希望充分发挥京津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研联盟力量,密切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接合作,产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搭建联合教研教学平台,加强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打造具有京津冀特色元素的“思政金课联盟”;开展京津冀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促进思政课教师能力素质联动提升;共享“大思政课”实践研学精品路线,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果可听、可看、可感。 

  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表示,天津市将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联合构建人才交流互通、学术资源共享、品牌项目打造等机制平台;探索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新思路新模式,推动三地高校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广泛邀请北京、河北等地专家共同开发多元化、全方位、立体性、沉浸式的思政课程体系,织密“线上+线下”双核驱动的宣教网格,着力打造内容生动、实效深刻、影响深远的思政品牌。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李军锋作工作说明。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主持全体大会。 

  会议发布了《京津冀学校思政课建设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发展二十条倡议》,并举行首批“京津冀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和“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学科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围绕“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协同推进京津冀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水平建设”“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等议题进行研讨交流。 

  会议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河北省教育厅协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承办。 

责任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