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当前位置:首页精品工程
古卷新知:在典籍中读懂古典文明价值
2024-12-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刘越 陈雅静
分享到:

  在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期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办的“古典学研究成果展”以8000多册中外古典学典籍及研究成果、660余平方米的总展陈面积、融入多种前沿数字科技的展陈手段以及多项非遗传承项目的现场沉浸式体验,引发与会中外嘉宾的赞叹。近日,记者走近“古典学研究成果展”策展团队,听他们讲述这场精彩展览台前幕后的故事。

  群策群力高标准办好展览

  “本次成果展可以说是一次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回忆起本次策展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长王岚向记者表示。王岚说,在接到展览任务后,图书馆第一时间展开行动,积极与各相关方沟通,多次前往会展中心现场开展实地勘察调研,确定了充分利用场馆空间的设计原则。

  围绕展览主题设置,策展团队下了不小的功夫。一方面,展览充分利用新技术,增加科技感与体验感;另一方面,在古典学展出成果中按照中西方古典学研究主题进行分区,重点突出中西方在古典文明特点和古典学学科发展等方面的各自特色。同时,为方便参展专家学者查找,典籍与研究成果分别进行了集中陈列。“这也契合了本次展览着重突出中国古典学典籍和研究成果,展示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中国古典学学术成果的构想。”王岚表示。

  完美的展陈效果离不开专业的团队人员、高效的协同配合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在具体的工作协调中,策展伊始,图书馆党委高度重视、积极谋划,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将全员上下紧紧拧成一股绳,使各部门立足自身业务特长,通力合作,在展前、展中、展后各个阶段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展览工作有效开展。

  王岚表示,围绕这样一个重要任务,院图书馆“充分发挥了全馆上下‘一盘棋’作用”。

  ——采编部、古籍管理部、文献服务部主要参与选取展陈图书;

  ——文献中心建设部负责综合协调、文件报送、展陈设计、宣传报道、专栏建设等工作;

  ——人事处主要负责接待讲解和人员培训工作;

  ——办公室、项目与资产管理处、科研处负责展览的后勤保障以及资产、物资、住宿、餐饮、费用结算等工作;

  ——网络中心负责现场网络保障;

  ——学术服务中心、信息化综合业务处、数字资源部、信息参考部、《文献与数据学报》编辑部和文库管理部负责保障展览期间图书馆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

  除此之外,各部门均抽调部分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分成人力资源与接待服务组、展陈与综合协调组、展览保障组、图书馆值守组四个专项小组,负责接待、布置、保障等具体工作。正是多个部门的统筹协调、精心配合,才保障了“古典学研究成果展”最终圆满举行。

  在参展时,最震撼的是一排排皇皇巨著。海量的图书如何挑选、如何陈列,才最终有了这样庄重大气的呈现效果?

  “选取最适合展出的图书并以适宜的呈现方式吸引读者,是保障展览效果的基础,也是我们最关注的环节。”王岚认真地向记者介绍说,作为学术成果展览,面向群体又是古典学界的翘楚,因此,展览内容的学术性和严谨性是他们在选取展品时分外注重的筛选原则。

  在初选阶段,图书馆组织采编部、古籍管理部、文献服务部等部门业务骨干成立选书小组,馆领导亲自参与,通过专家推荐、网络搜集、馆藏挑选等多种方式,全力以赴开展书刊遴选,总计选书1.5万多册。

  为保证展品的学术性,图书馆还专门邀请了社科院外文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哲学研究所、古代史研究所、文学研究所等古典学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对书目进行二次把关,最终选择8000多册,形成展陈书目。

  经过图书馆工作人员与院内专家学者的多轮精心挑选,最后展出的图书包括西方古典学典籍及研究成果、中国古典学典籍及研究成果。其中,西方古典学典籍1600余册,西方古典学研究成果2400余册,中国古典学典籍2800余册(含线装本古籍800余册),中国古典学研究成果1200余册。此外,还收集了中外古典学研究期刊、辑刊20余种200余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采编部副主任赵颖表示,在这些图书中,展示的重点之一就是向国内外参会嘉宾推介宣传我国学者尤其是我院在古典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如“经典与解释”大型学术系列丛书、“西方古典学研究”系列丛书、“古典与文明”系列丛书,尤其是“经典与解释·古今丛编”系列丛书。此外,中国古典学方面的经典著作,如今注本二十四史、中外哲学典籍大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等,也是本次展览的重点之一。

  在这些珍贵的典籍背后,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赵颖向记者介绍到,在展出的图书中,有两套丛书颇有来历。一套是出版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比代文库”图书,该书是西方古典学的重要典籍之一。馆藏的这套图书如今看起来已经有些残破,但其后附的手写图书借阅记录显示,外文所古典学研究室前辈学人水建馥、王焕生曾多次借阅使用。这套丛书当时或许为他们的古典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帮助,也同样见证了我院古典学筚路蓝缕、开疆拓土的那段历史。

  另一套则是创刊于20世纪60年代的《古典文艺理论译丛》,这是一本介绍国外古典美学及文艺理论著作、古代文学流派及重要作家相关资料的不定期刊物,前后共出过11期,为新中国文艺理论界提供了丰富而难得的参考资源,也是公认的不可缺少的资料库。文脉赓续,弦歌不辍。赵颖表示,现在,外国文学研究所古典学研究室已经开设“经典与解释·古今丛编”,志在赓续三大编译计划的宏愿,进一步形塑古今并重和经典与解释并举的编译格局,推动古典学学科发展。这套刊物同样是我国古典学学脉相连、传承发展的见证。

  创新展陈赢得中外嘉宾广泛好评

  图书挑选只是第一步,作为展览,还要考虑观众的参观感受和体验。如何设置布展空间?如何使观众看到展览的重点内容?如何使观众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这都是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精心思考的问题。

  王岚说,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展品、设计和服务等各方面呈现一个大气、专业、有创意且体现中国特色的展览。对此,图书馆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合理分工,并组织多次有针对性的培训,努力把细节想实、做细,力争展览“零失误”。

  为了营造更好的呈现效果和更加舒适流畅的观展体验,工作人员在布展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能动性,多次实地勘察,反复与场馆沟通,前后提出了多版方案。王岚说,正是经过反复设计、“挑毛病”、方案“竞争” 以及不断整改完善,才确定了最终的现场呈现方案,这一展陈设计方案基本满足了最初的要求。该方案突破场地使用限制,充分利用空间特点,将主会场的外廊——一个既高且窄的弧形区域充分运用,在保证展台设计紧扣展会主题的同时,兼具合理性和艺术性。

  在参观中,令记者最为惊喜的是数字技术的呈现,沿着展厅向前,展厅陈列在给人庄重大气之感的同时,视觉体验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裸眼3D、全息展示、虚拟翻书等数字内容依次呈现,大大增加了展览的科技感和趣味性。

  谈及数字体验环节,王岚表示,数字内容的制作也是本次展览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古典文明浩如烟海,如何在紧张的制作时间里利用有限的科技体验项目呈现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和形象,为参展嘉宾提供最佳体验,是策展团队反复思考的问题。为使展览达到最佳呈现效果,团队前后多次组织并参加专家研讨会,邀请古典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内容审核,最终敲定了代表性作品作为展出内容,再经过反复的修改、制作和调试,才为观众呈现了这样一种大气、庄重又充满“科技范儿”和现代感的展示效果。

  本次展览主要呈现了裸眼3D、全息展示、虚拟翻书和沉浸式体验等交互式体验。其中,裸眼3D设置在展厅入口处,循环播放帕特农神庙、苏格拉底、长城以及孔子影片,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全息投影展示了《荷马史诗》《论语》《理想国》;虚拟翻书是以中国传统经典《诗经》作为展出体验模版;沉浸式体验则播放了云冈石窟和大运河相关的视频资料。这些精心挑选的素材,集中展示了中西方古典文明中标志性的古迹、人物和典籍代表,让参展观众在浓缩的时间与空间中感受中西方文明交融的魅力。

  相较于传统典籍,新技术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在展示文献典籍和文明古迹、帮助观众更好阅读书籍中同样有着独特优势。王岚表示,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新技术的利用也是为了契合大会主题,展示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碰撞的成果。这些设置提升了展示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不仅吸引了参展嘉宾的注意力,增强了展示效果,还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方便观众现场体验院图书馆建设的数字资源平台并沉浸式感受文明古迹,提高了资源和空间的利用效率,也增强了整个展览的设计感。

  “从现场展出和观众体验的实际效果来看,互动体验区非常受参展嘉宾的欢迎,可以说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王岚欣慰地表示。

  展览同期,在线上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还同步设置有电子图书展览和在线阅读。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文献中心建设部主任赵以安介绍,为配合本次古典学研究成果展,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进一步扩充资源,服务古典学研究,上线了古典学专栏。目前,专栏上线古典学领域外文图书469本(如Dionysos in Archaic Greece、Societies in Transition in Early Greece、Nietzsche等)、古籍121册、期刊17种,并及时发布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相关的新闻、图片、视频。赵以安表示,线下展览尽管已经结束,但线上资源都是开放获取的,欢迎大家阅览使用。

  为更好突出“中国味儿”,本次展览还邀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展示国家级非遗“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安排了茶艺及中国传统乐器表演。参展的中外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体验,亲手制作木版水印画,认真品茶,观看表演,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强,受到了参会嘉宾的广泛好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副馆长巩文表示,一方面,希望通过这些活动,以艺术的形式展示我国的古典学研究成果,更好地向与会专家学者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展览设计的节奏感,为观众提供多种类型的观展体验。从工作人员的反馈来看,每天参与体验、观看表演和合影留念的参展嘉宾络绎不绝,对这些活动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展览中随处可见“中国元素”,例如“活字印刷”、镂空雕花窗格、考古博物馆馆藏仿制品等,这些空间设置也充满了巧思。“这同样是为了更好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巩文向记者表示。他说,基于展览场地的空间特点和展览内容的空间划分,团队尝试将这些中国元素搭配、分布得更加合理:木版水印体验区穿插设置在书架之间,古筝表演设置在中央舞台,雕花窗格和古籍展示相搭配;考古博物馆的高仿文物展柜巧妙利用展览通道的门框设计结构,错落有致,“一步一景”;茶艺展示设置在交流区,功能更加协调。正是这份“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用心,才给人以移步换景的视觉享受。

  在活化利用中焕发典籍新价值

  展览尽管已经落幕,但展览上的故事仍旧让人倍感温暖和感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人事处处长赵慧告诉记者,根据负责接待和讲解的工作人员反馈,本次展览收到许多好评。参展的专家学者,特别是国外嘉宾纷纷表示,展览文献收录范围全面、内容专业优质,整体效果非常好,“excellent”“fantastic”“terrific”都是参展中嘉宾提及的高频词汇。

  展览中还有许多让人倍感喜悦的回忆。赵慧举了一个小例子进行说明。她说,许多专家学者在展示书刊中发现了心仪的作品,推荐学校进行采购,这也说明选书团队选择的展出作品是读者真正需要的、认可的,并且是能在未来为他们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帮助的。

  “在展览过程中,我们还见到了许多书刊的作者和编者,他们积极与自己的成果合影,很高兴自己的作品能够展出,并对我们表示感谢,这使我们感到非常荣幸。”赵慧由衷地向记者表示。在赵慧看来,参展嘉宾驻足阅读最新研究成果,称赞展会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和丰富优质的内容,为世界古典学界的交流和对话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学科发展。还有学者表示,这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具体表现,体现了大国风范。这都是对团队上下工作的最大肯定。

  11月7日,在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召开期间,希腊埃卡特里尼·拉斯卡瑞德斯基金会向中国社会科学院赠送了一册两部古典学研究图书。据了解,本次赠送的图书是17世纪印刷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和《政治学》,为一册两版,封面页上可见原所有者德国林特尔恩(Rinteln)大学教授康斯坦丁·穆勒(Konstantin Muller)于1671年和1674年用拉丁文手写的书签题词,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这既是两国人文交流的珍贵见证,也书写着中希文明交流互鉴“活”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古籍管理部主任杨华介绍,目前该套图书存放在图书馆的古籍收藏中心,由古籍管理部负责保管。之后,古籍管理部计划对这套古籍进行数字化加工,开放使用,使它发挥更大的学术价值;之后,还将安排该套图书进行展出,做好宣传工作,作为中希文化交流互鉴的典型案例,讲好中希友谊和古典文明繁荣发展的故事。

  皇皇巨著,只有继续活化利用,才能更好凸显其学术价值,支撑古典学研究。王岚表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贺信精神和院党组的最新部署,图书馆将依托本次展出的图书,建设古典学研究文献中心,持续发挥这些“有故事”“有价值”的书刊的作用,为古典学研究提供文献服务。此外,还要利用这批图书,建设好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考古图书馆,并根据实际需要,挑选部分书刊,继续为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提供服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图书馆下一步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当中。谈及未来的工作计划,王岚表示,围绕科研需求,图书馆计划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收录更多冷门“绝学”相关的纸本书刊,引进更多数字资源,建设专题书库,既为我院的冷门“绝学”研究提供服务,也为存藏珍贵研究成果;持续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让保存在古籍中的冷门“绝学”“活”起来;进一步加强自建资源建设,如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开设相关学科专栏,集中收录展示相应文献。作为院网信办,图书馆还将继续鼓励、支持和帮助所局单位建设相关的数据库或系统。

  典籍书写薪火相传,文明之火生生不息。本次展览展现了中外文化的魅力,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架起一座新的桥梁,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古典文明的智慧,更能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光彩。在将这些古老的知识与现代技术、教育和文化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它们被赋予了新的活力与价值。它们能够启发我们的思维,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这些典籍不仅是书架上的陈列,也是每个人心中的灯塔,照亮了古典文明发展前行的道路,在全球化的今天,引领人们构建更加和谐、多元和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刘远舰(报纸)赛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