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民族所青年学者交流春节返乡调研体会
2025-02-21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743期 作者:杨逍
分享到:

  本报讯  2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民族所”)在京举办“社科青年春节返乡调研”座谈会。民族所所长王延中、副所长丁赛及相关青年科研人员参会。

  2025年1月下旬,中国社会科学院面向全院青年开展“社科青年春节返乡调研”活动。调研主题涵盖小学教育发展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地方文旅宣传、民族地区风俗演变等领域。活动开展以来,民族所党委高度重视,所内科研人员积极响应,多位青年学者报名参加。此次座谈会聚焦青年科研人员的返乡调研成果,围绕报告撰写、调研体会及调研经验等情况展开深入交流。参与调研的部分青年学者在会上汇报了阶段性成果。
  民族语言文化行为实验研究室副研究员安波围绕城乡不同社会群体的就业、收入、消费和生活状况展开调查,通过实地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了这些群体面临的突出问题。民族历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杨逍以东北地区某市小学一线教师为调研对象,跟踪剖析他们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探索改进空间。民族历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苏日朦通过调研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多家博物馆,探讨了文博资源在树立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实践中的作用。民族语言文化行为实验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兰正群以民族地区基层彩礼等问题为切入点,详细考察其现状、社会影响及成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在听取汇报后,与会领导对调研成果进行了专业点评。王延中充分肯定青年学者的实践精神,并从学术研究角度提出指导意见。他表示,调研工作需立足民族所学科特色,服务国家需求。在调研选题方面,要注重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相结合,将个人专长与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战略对接;在方法论方面,建议采用多点位对比研究和长时段跟踪观察,增加调研深度;在报告写作方面,需强化问题导向,突出政策建议的可操作性。
  丁赛从成果转化角度提出具体建议。一是调研选题应紧扣社会热点,紧密围绕当前社会关切和民众需求,善用网络热词增强传播力。二是调研须聚焦关键问题,避免面面俱到,建议采用量化分析与质性研究结合的方法。三是政策建议应体现专业深度,既要符合学术规范,又要具备落地实施的现实条件,真正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与会青年学者表示,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后续将根据专家建议完善调研报告,力争产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杨逍)

责任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