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英代(社科大商学院)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加入商学院校级科研育人重大专项调研团队,围绕“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区域差异”课题开展实地调研。这既是一次难得的学术实践机会,更是我将课堂理论知识与企业真实运营场景深度结合的宝贵经历。在商学院刘泉军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团队前往湖北省武汉市,对武汉菱电汽车电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菱电电控”)与湖北人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物流中心(以下简称“人福物流”)展开了为期两天的沉浸式考察。
通过聆听企业代表的专业讲解、实地探访生产运营现场、参与深度座谈交流,我们不仅搜集到与课题高度相关的一手资料,更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深化了对市值管理本质的理解。此次调研让我清晰认识到,市值管理并非孤立的资本操作,而是涵盖企业战略规划、技术创新、运营管理、市场拓展的综合体系,它与企业核心业务深度绑定,是企业整体经营策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进菱电电控,我直观感受到了技术驱动型企业的市值管理逻辑。在与企业证券代表的交流中,“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始终是阐释市值策略的核心关键词。展厅内陈列的国产化技术里程碑成果、生产线上高效运转的精密电控单元,无不印证着技术实力对企业市值的根本支撑作用。该公司董事长王和平分享的创业历程更让我深受触动——对技术密集型企业而言,持续的研发投入、关键技术的突破,本身就是构筑市值基石的核心动作。当资本市场确信企业拥有难以复制的技术“护城河”,自然会为其赋予更高的估值溢价。
同时,我也发现,市值管理绝非单一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全公司协同推进的战略工程。从研发团队夜以继日的技术攻关,到生产部门对精密制造的精益求精,再到管理层对市场预期的精准把控与高效沟通,每个环节都在为巩固资本市场信心添砖加瓦。而如何让市场持续认可企业的技术迭代速度与商业化潜力,正是对企业战略定力与沟通智慧的关键考验。
来到人福物流,我则看到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市值管理路径。这里没有显性的技术壁垒,却处处彰显着“效率至上”的资本逻辑:无人搬运车按指令精准穿梭于仓储空间,数字化大屏实时跳动着订单流转、库存状态、运输车辆轨迹等核心数据。企业财务总监的讲解揭开了背后的逻辑——在医药流通这一微利行业,通过智能化升级压缩运营成本、提升周转效率、降低损耗风险,直接夯实了企业的盈利基础,这正是吸引资本市场关注、支撑市值稳定的底层密码。
值得关注的是,人福物流与京东物流、海康机器人的深度合作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当企业自身难以独立承担颠覆性技术的投入成本时,通过战略联盟整合外部顶尖资源,快速实现运营能力跃升,同样能向资本市场传递清晰的增长信号,推动企业价值重估。
经过这次调研实践,我对市值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企业的价值要在为产业链解决核心痛点、创造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中体现。这让我愈发清晰地意识到,脱离坚实的价值创造,任何看似精巧的市值管理技巧,终将沦为缺乏支撑的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