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研究与传承郭沫若学术思想
2022-11-18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2年11月18日总第624期 作者:赵洋
分享到:

  本报讯 近日,“鼎堂讲坛”第四讲在京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谢保成作题为“郭沫若的学术思想”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古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赵笑洁主持,所长卜宪群、副所长邬文玲以及全所人员参加活动。

  赵笑洁表示,在郭沫若诞辰130周年之际,围绕郭沫若的学术思想召开本期“鼎堂讲坛”,这是古代史研究所首次以老所长郭沫若同志为主题的学术讲座,也是自“鼎堂讲坛”开办以来首次邀请本所学者担任主讲人,具有特殊意义。希望全所青年学者多多研读郭老的学术论著,学习郭老的史学思维,传承郭老的学术思想。

  谢保成首先回顾了从事郭沫若研究的机缘和心路历程。“此次讲座内容是我数十年来对郭沫若研究的一个总结。”他讲道,40年前他曾受尹达先生委托参与纪念郭沫若诞辰90周年的活动,并以此为契机逐步踏上探究郭沫若学术思想的道路。

  谢保成结合自身研究经验,指明郭老终生的文化追求及其学术思想精粹,在于创建一个吞吐中西的世界文化观、科学的中国化的思想、追求艺术与社会双重价值的美学思想三位一体的学术思想体系。其具体表述,就是唤醒我们固有的文化精神,吸吮欧西的纯粹科学的甘乳,以中国的传统考验其适应度,来创造出真、善、美的民族新文化,并借此去“填写世界文化史上的白页”。

  谢保成认为,郭老自幼深受传统文化熏陶,但又关注外部世界文化,学贯中西。也因此,郭老能“跳出‘国学’的范围”来“认清国学的真相”,以中国国情检验外来文化,认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已经有着它的根蒂,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正是循着那样的规律而来”,进而建构其“吞吐中西的世界文化观”。同时,郭老还能积极吸收“异民族的文化之优秀成分”,学习与接受科学综合化、科学大众化、科学文艺化以及反对科学恶用等内容与思想,将其融汇在“吞吐中西的世界文化观”之中,提出了“科学的中国化”之路的科学思想。

  谢保成还阐述了郭老所追求的艺术与社会双重价值的美学思想。一方面,郭老对于中国美学思想史尤为熟悉,“美在蹄筌外,庶几善与真”,这既是他对中国美学思想的精彩概括,也最得中国美学神髓;另一方面,“人民本位”不仅是郭老的文艺观,也是他的社会审美标准。故此,他才得以融通科学思想与美学思想,追求宇宙间之“真”与“美”。

  谢保成讲到,郭老所形成的独特的研究系统和创作系统,在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和艺术成就,如创建唯物史观的中国古代文化体系、确立释读卜辞之系统、凿破彝铭“混沌”成大系、构筑研究诸子方法体系等。但“人民本位”是比学术思想更高层次的思想认识。郭老始终坚持“人民本位”,并将其贯穿于他学术文化的各个领域,这也是其学术思想的一条主线。

  卜宪群代表古代史研究所为谢保成颁发“鼎堂讲坛”纪念证书。

  为助力古代史研究所所史研究项目深入推进,谢保成捐赠了其珍藏多年的张政烺先生的书法真迹,并介绍了该作品的来龙去脉。赵笑洁和卜宪群共同为谢保成颁发了捐赠证书,感谢他为推进所史研究项目作出的特殊贡献。

  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主办、隋唐五代十国史研究室承办。

  (赵洋)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