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推动中国智库高质量发展——“全球治理与中国智库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2023-03-17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3年3月17日总第636期 作者:记者 王春燕
分享到:

  本报讯 (记者 王春燕)3月8日,“全球治理与中国智库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操晓理,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荆林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自2015年以来,《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智库建设的政策密集出台。

  操晓理对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的工作给予肯定,提出智库高质量发展要以坚持正确方向为灵魂,以有效服务决策为宗旨,以专业化为发展路径,以提升研究水平为根本,以推进供需对接为关键,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强化人才培养为基础,以服务对外战略为己任。希望智库界进一步加深对智库建设规律性的认识,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理论和话语体系,为智库建设提供更加科学有力的理论支持。

  通过介绍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建立与发展情况,及其在智库评价方面做的工作,荆林波提出,从近几年我们对全球及国内智库评价研究来看,目前,智库有四大难题需要破解,即如何保持智库的独立性,如何推动智库的多元化发展,如何提升智库的话语权和议题设置能力,以及如何消解逆全球化对于国际交往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岳阳花认为,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已进入一个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演进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持续上升,全球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百年变局的时代背景和民族复兴的使命任务,对中国智库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和要求。重任在肩,需要各智库携手努力,提高思想创新能力,增强国际交往能力,加强舆论塑造能力。推动智库更深入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助力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王志勤谈道,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智库体系建设,着力加强专业化研究、强化决策服务能力建设。根据国家现有实际需要,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服务能力,强化安全保障服务能力和对外工作大局能力建设,强化软硬件实力建设,加强智库间交流合作。

  以全球视野促智库高质量发展

  智库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基于目前国际国内智库建设实践,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提出,应以全球视野促中国智库高质量发展。他说,服务国家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需要中国智库进一步提升以全球视角建言献策的能力,加强面向全球交流传播的能力,进一步借鉴国外智库的先进经验,提升自身建设水平。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冬梅表示,科技领域智库建设一定要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夯实智库理论根基。立足专业特色,强化决策咨询。持续推进智库建设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效能。加强科技战略咨询国际交流,推动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着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产业链重组步伐加快,全球经贸规则面临重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乔标认为,中国智库应更多投身到全球治理研究中来,特别是要从我国产业发展角度出发,围绕全球经贸合作、区域供应链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全球能源安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真正成为全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积极承担舆论引导功能,发挥对外传播作用,真正讲好中国故事,消除国际舆论对中国的误解、曲解。发挥桥梁沟通作用,成为促进国际合作的助推器。加快构建全球治理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合作体系,通过智库研究和交流,提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理念、机制、政策。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朱耀垠提出,新型智库建设,应坚持超前预判和政策解读相兼顾、数字能力与理论思维相促进、全球视野和中国特色相融通。要全面掌握国家相关政策,加强多学科多领域信息互通和合作攻关,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加强对国外智库发展机制的研究和借鉴。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机构与智库评价研究室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盘古智库、阿里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