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坚持方志理论研究上的两结合
2025-08-05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788期
分享到:

  ◇张英聘(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方志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文献记载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高潮的兴起,方志编纂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兴起了两轮地方志编纂热潮。由于新方志编纂在全国的普及开展,方志理论研究也空前繁荣,并呈现鲜明的时代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坚持方志理论研究上的两结合,即方志理论研究与方志编纂实践相结合、方志理论研究工作者与修志实践工作者相结合。

  方志是致用之书,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把地方风物民情、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展示出来,必须有方志学理论作指导,通过对方志的性质、功用、编纂原则、体例结构、编纂方法、记述内容以及方志发展史、方志与社会生活变革、方志与其他学科关系等内容的研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修志实践。新时代的方志理论研究推陈出新,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应用,推动了方志编纂实践的方法论创新,为方志编纂的基本走向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标准。

  方志编纂是一项学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在方志编纂中方志理论研究的应用至关重要。方志编纂实践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方志理论的指导和支撑,同时也拓宽了方志理论研究的视角,为方志理论研究提供了大量鲜活的实例和经验。新方志如何编纂,通过对修志实践的认真摸索和经验总结,如对方志的记述范围、内容体例、修志规范和记述对象等问题的探讨,促使方志理论在广度和深度上达到新的境界。因此,方志理论研究一开始就是从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出发,不断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方志理论研究和方志编纂实践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伴随着“盛世修志”,理论不仅成为实践的先导,而且因其源于实践,又最终服务于实践。方志理论研究和方志编纂实践不仅是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有机结合,更是推动方志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两轮新方志的实践,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出现了“众手成志”和“专家修志”相结合的修志队伍,也形成了由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和从事修志实践的编纂人员相结合的理论研究队伍。

  方志事业是一项广泛而深厚的事业。方志学不仅是历史学的重要分支,也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哲学、文学以及科技领域等学科交叉的学问,所涉及各个学科及领域都有待于发掘和研究。方志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方志学学科体系的支撑。因此,只有坚持方志理论研究上的两结合,才能为构筑方志文化的优良传统添砖加瓦,发挥应有的作用。

责任编辑:刘远舰(报纸) 胡子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