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中澳学者研讨社区老年服务
2024-11-29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722期 作者:张文博 黄种滨
分享到:

  本报讯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合作研究项目“中澳老年移民的社会服务与社区融合研究”课题组召集工作坊,两国青年学者及实务界人士围绕“中澳两国基于社区的老年服务”展开研讨。

  中方学者主要聚焦人口老龄化全球趋势下中国养老服务制度建设与地方实践。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学者杨帆结合上海市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介绍了长期护理机构的智能应用经验,以角色理论对护理人员运用智能技术的认知和应对做出分析。研究发现,智能技术提供了改善护理质量的机会,但也引发机构护理工作内容和护理实践性质的根本性变化,护理人员在竞争性工作文化下出现了角色模糊和角色过载的情况,智能技术的引入需同时平衡护理实践的人本主义服务取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年学者张文博报告了北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机构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与慢病管理的探索。据调查,北京老年居民失能比例和慢病患病率较高,慢病管理和上门诊疗需求显著;但医保类型及收入水平的城乡差异影响了部分需求的释放和满足。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存在诊疗能力、上门保障和社区药品目录限制等困境,难以有效匹配供需。针对老年人健康管理和非自理老人的医康护养,需积极落实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推动家庭医生上门和居家长护服务的有机结合。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贡森介绍了中国老年助餐服务的政策演变及其施行情况。老年助餐服务始自地方试点,2023年上升为全国性民生工程。但各地采取了不同的组织运营模式,从而在服务覆盖和实际使用上有所区别:采取多元化建设运营模式的地方,服务覆盖和实际使用情况相对较好,采取政府主导建设、运营模式单一的地方,服务使用则相对较低,服务传输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贡森表示,有必要对老年需求优先性、制度类型选择及政府参与形式等做进一步研究。
  澳方学者和实务工作者更多聚焦移民社会多元文化共生下的服务供给和需求匹配。悉尼华人服务社工作人员Ivon Wong介绍了澳大利亚文化和语言多样化(CALD)人群的社区社会服务情况。老年人群的社区社会服务通常由联邦政府负责筹资、州政府发起倡议、地方政府提供场地和综合协调,直接服务则由地方社会组织等向有需求人群与家庭提供,如非营利组织华人服务社每周向超过8000个家庭提供涵盖儿童及老年护理等家庭支持和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
  文化适切和语言障碍始终是CALD人群社会服务的挑战。新南威尔士大学青年学者李怡然基于文化视角,对华人社区老年志愿服务和代际团结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老年移民家庭因代际文化差异、护理期待、角色逆转与依赖性等问题易出现代际关系紧张,但他们的社区活动参与和志愿服务则会强化代际团结,成为影响家庭功能性团结的关键因素;文化适切的定制项目是老年移民生活适应和社区参与的重要支撑。新南威尔士大学青年学者黄亦萱对华人社区代际活动与家庭关系发展进行研究,发现“一老”(65—74岁)、“一小”(0—5岁)人群通常在社区活动中最为活跃;相比男性,女性老人参与率显著更高;自发的代际互动会显著影响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的福祉和代际关系。同时,社区代际活动参与不仅带来身体、精神和情绪上的积极影响,亦可强化文化特性与社区联结。
  莫纳什大学青年学者Tammie Choi在东西文化比较中对华人糖尿病教育模式做出阐释。她注意到,华人移民在澳大利亚糖尿病护理模式下会遭遇语言和交通依赖性、医疗保健系统知识缺乏等障碍,且糖尿病的社区教育结构存在东西方文化和方法冲突。在儒家文化背景下,中国人有特定的知识习得偏好,遵循“被动但认知主动”的学习方法和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并形成独特的自我管理和行为改变模式。这提示了基于文化的服务设计与传输的重要性。
  澳方项目负责人、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李秉勤总结,在人口低生育与长寿命并存的时代背景下,养老服务日益走向社会化、市场化,更加强调需方主导和面向人本主义的供需匹配与服务传输。此次专题研讨发现,基于社区的老年服务在服务设计和供给上需注重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境,包括其群体特性、社会和文化特性所带来的适切性服务期待与要求。这对于切实保障老年人福祉、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张文博  黄种滨)

责任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