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推进技术哲学的道德物化研究
2024-11-29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722期 作者:李洋
分享到:

  本报讯  11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观文”科史哲讲座第八讲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王小伟应邀主讲“道德物化的自由悖论”。

  王小伟先从道德物化的概念翻译及其争议谈起,认为“道德物化”据其英文原义“Moralizing Technology”应直译为“技术的道德化”,但这种名词化的操作有意避免了人技主客二元论的观念影响。道德物化的概念核心是以“物”为基础的,而非“道德”。道德被认为是人类所特有的,它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项肯定。但在技术时代,道德的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技术和道德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复杂。王小伟着重梳理了道德物化的理论渊源,详细阐述了该理论与伊利奇的技术结构论述、福柯的技术权力与主体建构、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以及唐伊德的人技关系理论之间的深刻关联。
  王小伟谈到,关于道德物化的讨论对于现代技术社会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在技术调节论的基础上,维贝克将描述性的后现象学思路进行规范性转向,并进一步发展为设计伦理学。也就是通过对人工物的设计将特定的价值植入其中,并通过人工物的广泛流行来实现这些基本价值,进而更好地实现人的自由。王小伟最终落脚于萨博斯基的责任功能性的观点,指出道德物化并不是一种道德形而上学的讨论,它是道德实践层面的思考,因而与传统的康德伦理学并不矛盾,甚至是可以兼容的。
  在讨论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孟强、副研究员雷环捷、助理研究员李洋及白美妃等先后发言。孟强表示,“物化”概念在中文语境中有较强的负面内涵,这也造成了道德物化这一概念招致诸多批评。从此次报告中可以深刻地了解到道德物化的哲学理论根源,也能够看到其与拉图尔、福柯等法国理论家之间的内在联系,很有启发意义。李洋认为,道德物化为我们解释人与技术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视角、框架和智慧。正是因为人与技术相互纠缠、相互塑造的共生关系,人与技术之间发生了微妙的相互“侵入”,以至于技术在价值层面表现出“倾向性”。道德物化理论仍面临一些针对其描述性意义的批判,这也正是理论发展潜力之所在。大家还就道德物化的概念歧义、福柯的技术与权力论述、技治主义的风险、道德物化的哲学根基、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情境中的道德实践等问题展开交流。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的学者及师生参加讲座。
  (李洋)

责任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