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时节,乍寒还暖。老柳叶才脱,拂拂新萌起。刚揭牌不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也迎来了一批“萌新”。
在11月25—30日举办的首届“科技考古周”系列活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莘莘学子走进实验室,在科研人员的引导下近距离接触科技考古的实际工作,了解科技考古的实践操作过程;走入科技考古课堂,现场聆听子实验室负责人和学界知名学者讲授最新研究成果与技术应用,见证了科技与考古的奇妙融合。
营造富有温度的科技教育
11月1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与亲切关怀下,实验室正式揭牌。10天之后,首届“科技考古周”系列活动接踵而至。
在11月25日的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马援指出,举办“科技考古周”,是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以后的一项创新举措,是将实验室工作紧密融入大学工作的有益尝试。希望相关各方认真贯彻落实院党组指示精神,举全院之力,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积极推动科学研究与教书育人的深度融合,在致力于产出具有创新引领作用的重大研究成果的同时,在学生中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研究能力的预备人才队伍。我院实验室建设正处在新征程新起点,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希望以“科技考古周”的举办为良好开端,实验室发展建设不但在科研领域走在前列,更要在服务深化科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人才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走在前列。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崔唯航所说:“‘科技考古周’活动,是一场集学术交流、文化传承、教学实践于一体的盛会。”为期一周的活动在展现实验室研究成果与技术优势的同时,将研究性教学与探索式学习有机融合,吸引了全校师生的热情参与。在这场富有“温度”的科技教育中,师生们相互启发、携手前行。
由于实验室空间有限,在最初的活动方案中,每天仅接待20名学生参观。在活动开始前的报名阶段,参观名额便被一抢而空。根据活动安排,11月29日是实验室开放参观的最后一天。当天上午,记者来到了实验室门口,却看到了40余名同学在等候参观。“我们了解到同学们高涨的参观热情和强烈的参观需求后,统一协调,增加了接待人数。”在向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实验室主任刘国祥询问后,记者解开了这一疑惑。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实验室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研究门类最齐全、团队实力最雄厚、学术积累最丰富、硬件设施最完善的科研机构,综合研究实力位居全国第一。”
刘国祥此前曾向记者介绍过实验室的情况。实验室目前下设科技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两个中心,包括13个科技考古子实验室、5个文化遗产保护子实验室、5个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
11月29日的参观活动由实验室科技考古中心主任王明辉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持工作的副主任王刃馀带队。在等候参观的时候,记者向这两位老师了解到,这次活动主要安排了木材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人骨考古、碳十四年代学等科技考古子实验室以及实验室考古方舱、文物保护修复、纺织考古等文化遗产保护子实验室。
记者跟随参观队伍首先来到了今年11月刚刚建成的实验室考古方舱。在这里,不仅有备受学界关注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遗物,还有一个近期在河北雄安出土的唐代龙首。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许可下,同学们转动着托举龙首的转盘,仔细观摩。据实验室考古方舱负责人刘勇介绍,在对龙首的眼睛部分进行初步清理之后,发现灰色陶质龙首上还有大面积的彩绘,龙首眼珠为黑色,眼珠周围的眼线为绿色,耳后上方还有部分白色。后续将通过CT扫描技术检查龙首整体的保存状况,利用3D建模技术还原龙首的彩绘状况。
考虑到其他子实验室的接待空间,后续的参观活动分为两组同时进行:记者所在的一组先前往科技考古子实验室参观,另一组同学则先前往文化遗产保护子实验室参观,两组参观完后互换场地。
“欢迎大家来到实验室参观!我首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实验室的发展历程。1965年,我们就拥有了全国首个碳十四实验室……”作为参观引导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负责人张旭指着实验室走廊两侧的展板,将实验室的发展情况娓娓道来。
在张旭的引导下,同学们首先来到了木材考古子实验室。作为该实验室负责人,王树芝已过退休年龄却依然坚守在科研与教学一线,她滔滔不绝地向同学们介绍了木材解剖学、木材学、树木年轮年代学等相关知识,并欢迎同学们多多关注木材考古这一领域,以便学科发展能后继有人。
来到人骨考古子实验室时,一直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张旭格外兴奋。他拿着一块出土于甘肃临洮寺洼遗址的人骨骨盆,现场传授了“二八原则”。他用食指和中指摆出了一个数字“2”的手势讲解道:“如果骨盆耻骨弓夹角跟我们比二的角度差不多,就基本可以判断为男性。大家看,这具人骨就是男性的。如果和我们比八的角度差不多,就是女性。”
结束了科技考古子实验室部分的参观后,记者所在的一组来到了文物保护修复子实验室,该实验室负责人黄希等工作人员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目前正在进行的青海省乌兰县泉沟一号墓出土金银器等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纺织考古是冷门绝学,这个子实验室由刘大玮负责,他向同学们现场展示了服装CAD、三维模拟、动态捕捉等技术在出土纺织服饰保护领域的应用。
在持续近三个小时的互动中,实验室里那些冷冰冰、高大上的设备和文物也转化为了鲜活的教学资源,在同学们的心中种下一颗颗求知求真的种子。“实验室融合了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我们探索人类历史、解读历史、印证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在参观实验室并听取老师讲解时,我学到了如何准确地选择和获取研究所需的样品和数据,这对于我将来从事考古研究工作至关重要。”来自历史学院2024级的博士研究生许宇航、王桢楠向记者分享了他们的收获。
活动期间,实验室还组织部分子实验室负责人及学界知名学者为同学们进行了动物考古、纺织考古、木材考古、冶金考古、古DNA、北京考古六个专题的精彩讲座,这些讲座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科技考古的窗口,激发了同学们对这一领域的热情和好奇心。根据记者在几场讲座现场的观察,不仅有历史学院的同学,还有语言学、民族学等专业的同学积极参会。讲座现场学术氛围非常浓厚,在主讲人结束专题讲解后,同学们都会踊跃提问,就讲座中未能完全理解的内容或是相关领域的前沿热点话题与主讲人深度交流。
作为主讲人之一的王树芝向记者分享了她的感受。在她看来,活动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尤其是非历史学院的学生之间,搭建了很好的沟通桥梁。“有位来听我讲座的同学,不是考古学专业的,但对木材考古兴趣浓厚,并主动提出想进入实验室进一步学习。这种双向选择实际上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的学习路径,也有助于我们培养更多有学术兴趣和科研潜力的人才。”
着眼科教融合的战略大棋
“科技考古周”的举办,旨在贯彻落实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有关科教融合的指示精神,打造“优势学科、一流考古”,传承治学理念,探索科研教学资源“一盘棋”配置的应用型、创新型考古人才培养模式。
为下好这盘大棋,院党组在实验室建设伊始便推行了多项关键措施。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重点实验室处副处长王维告诉记者,实验室的岗位和人员管理遵循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原则,实施合同管理,优化人才配置。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包括年度和聘期考核,加大奖励力度,激发科研热情。同时,鼓励科研合作与成果转化,促进学术交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实现科研成果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以此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提升科研能力,并深化哲学社会科学与新技术的融合。
2024年9月,在院党组的直接领导下,实验室划转由中国历史研究院直接管理、考古研究所业务指导,并搬迁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刘国祥谈到,实验室目前拥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含23间实验室、2间文物标本库房、1座实验室考古方舱,总面积约为2860平方米。这些硬件设施为实验室的工作开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崔唯航表示,实验室落户社科大,不仅为学校的新文科建设提供了重要动力,也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开辟了新的路径。学校将以此为重要发展契机,全面深化科教融合战略,努力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与此同时,学校也将做好各种保障、协调和服务工作,为实验室的顺利运转和各位老师的高效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实验室落户只是第一步,要想真正在科教融合中发挥作用,还需要真正贴近教学和课堂,设立“科技考古周”便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在11月15日实验室挂牌当日,“科技考古周”活动的布置工作就已展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实验室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陈相龙告诉记者,鉴于此前未曾举办过类似活动,科技考古周的策划方案经过数次修订,最终确定为一个综合开幕式、实验室参观以及系列学术讲座的活动形式,学生能够亲身步入实验室,直观了解实验室。这次活动旨在服务我院科技融合战略,通过吸引更多的青年学子加入到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来,为社科院乃至国家培育既具备理论知识又拥有实践经验的考古专业人才,进而推动实验室建设向更高质量的发展迈进。
“传统文科视角下历史学研究方式,大多是从古文献到论文,或是从田野到论文。但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还有另外一个渠道,就是从实验室到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刘强表示,社科大传统意义上是一所文科学校,拥有着传统文科院校的优势和特色,但也急需理科学科体系的滋养和支持。在刘强看来,实验室的建立和“科技考古周”的举办,能够很好地弥合文理科的学科差异,对考古学的学科发展与学生的个人成长都大有裨益。
谈及为何选定木材考古等子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实验室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吕鹏说:“在选择首批开放的实验室时,我们优先考虑了那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且最有可能在科教融合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实验室。比如我们的碳十四实验室,设立年代最为悠久,碳十四年代学在我们考古学研究中也特别重要。同时,我们排除了那些对环境控制要求极为严格、洁净度要求高的实验室,比如古DNA实验室特别怕环境污染,我们进去也得穿上全套隔离服。”陈相龙补充道:“对于拥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背景的学生而言,他们未来在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人骨考古、木材考古等学科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的可能性较高,而这些领域也与碳十四年代学紧密相关。因此,我们的选择旨在为学生提供最符合其学术背景和未来职业发展需求的实验室资源。”
而在王刃馀看来,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互动机会、一个学习平台,更重要的是为初步培养同学们的考古思维提供了有效途径,这种思维方式的塑造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将大有裨益。王刃馀说,在环节设计中,实验室着重突出了从田野一线的应急抢救、考古发掘再到实验室的出土文物修复、保护等系统工作的开展,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考古的发掘过程及其基本工作方式,最重要的是认识到如何通过这种工作方式,将文物中蕴藏的历史信息、文物信息逐步提取出来。这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作为一种基本的学术训练,其重要性远超对基本历史知识的了解,更能激发同学们的思考。
关于学术讲座的设置,陈相龙也谈道:“我们也经过了多次讨论,最后确定了5个国内领先、学术最前沿、与中华文明探源和夏商文明研究关系最密切的研究方向安排讲座,即动物考古、纺织考古、木材考古、冶金考古和古DNA。北京是我们的首都,社科大在北京,实验室也在北京,北京地区考古是社科大师生关注的重点,也是学生们学习首都历史、理解首都文化的关键,因此我们又将北京近年科技考古的实践列入其中。”
首届“科技考古周”虽然筹备时间较短,但在实验室全体人员的精心安排和社科大师生的大力支持下,活动还是达到了预期效果。陈相龙向记者表示,此次活动的首要目的是增进学生对实验室的了解,加强他们与实验室的互动,同时希望通过向学生普及科技考古的学科发展、基本理念等基础知识,吸引他们加入科技考古实验室学习,乃至继续深造。
“在结束实验室参观后,很多同学意犹未尽,纷纷询问今后是否可以进入实验室实习。看来我们实验室要有很多新鲜血液了!”吕鹏激动地说。
“我们今年9月刚搬来社科大,对社科大的情况也不算太了解。以此次活动的举办为契机,极大促进了我们和学校的磨合进度,有助于我们下一步更好地开展工作。”王明辉谈道。
建设持续创新的学术品牌
首届“科技考古周”落下帷幕,科教融合战略推进与科技考古人才培养的皇皇大作仍在续写。据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将于每年 11 月的最后一周举行“科技考古周”系列活动,并着力将其打造成为学术品牌。
谈及“科技考古周”品牌的未来规划,各位师生纷纷建言献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国春认为,科技考古的发展离不开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我们要加强“绝学”、冷门学科建设,推动科技考古研究领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创新。希望通过“科技考古周”系列活动,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科技考古的发展。
多位老师和同学也在接受采访时建议进一步拓宽活动的范围、提升活动的影响力。“这次参观实验室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历史学院的。这是第一次开放,历史学院专业对口,更容易理解实验室的实际价值。下一届活动期待能推广到全校层面,让更多其他专业的同学也能走进实验室。”刘强认为,实验室的各项开放式活动不仅有利于在校园中营造考古文化、科技文化、新文科文化,而且还可以将功能辐射至周边的高校。他建议,在条件成熟时设立文物标本陈列室,把重点实验室的功能进一步延伸拓展。王桢楠建议,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邀请更多校外专家参与到“科技考古周”活动中。在她看来,外校专家的参与将为活动提供更多的学术观点和经验分享,同时也能够促进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这样的合作平台可以为同学们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促进学术互动和合作。作为古DNA学术讲座的主讲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宁超同样建议邀请更多科技考古不同行业的领军人才加入到“科技考古周”的前沿系列讲座中,以拓展活动的知识容纳量和丰富程度。
从推动科教融合的大视野出发,多位老师提出,此次“科技考古周”活动的开展,也为下一步将实验室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探索科研教学资源“一盘棋”配置提供了经验和借鉴。立足人才培养工作,王刃馀认为,科教融合是系统性工程,应从整体上把握并协调科研、教学与育人工作的具体开展。他建议,可以通过前期的试点工作,以研究生课程与实践为核心,由社科大率先提出具体的教学需求,实验室在了解受众对象的学术背景与研学期待的基础上,形成调查意见与方案,逐步融入学校的教学体制,与学校共同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专业发展规划与授课制度。
为将“科技考古周”打造成为持续创新的学术品牌,陈相龙表示,下一步,将根据实际情况,围绕与中华文明探源、夏商文明、“一带一路”等相关的重大项目、重点遗址、重要问题,邀请科技考古专家、名家走进社科大校园,以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学术对谈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术盛宴。一方面,希望“科技考古周”的活动能够吸引更多与考古、历史专业相关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推动科技考古治学理念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为社科大其他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科技考古与考古学的窗口,通过参与活动了解新文科建设中实验室的作用。
“科技考古周”是中国历史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贯彻落实院党组有关“举全院之力,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深化科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治校水平”指示精神的创新性举措与重要一环。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一致认为,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从大学教育的规律出发,周密谋划、细致落实、稳步推进,方能出成效、彰实效、见长效,把“科技考古周”打造成学生受益、学界认可的品牌。
记者了解到,根据院党组规划安排,除了“科技考古周”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还将从明年开始,在每年6月的第一周举办“文化遗产保护周”活动,以宣传实验室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并呼应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孟冬农事毕,谷粟既已藏。通过首届“科技考古周”系列活动,一颗颗科技考古的硕果已藏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师生的心中。2025年6月黍稷彧彧之时,“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周”系列活动也必将再创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