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在国际问题研究中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2025-08-08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789期 作者:芦思姮
分享到:
  ◇芦思姮(拉丁美洲研究所)
  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一重大部署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启了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新篇章。历经十余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已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石,为党和国家事业提供坚实支撑。作为国际问题研究学者,在学术研究和交流中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既是坚持严谨学风的底线要求,更是维护学术公信力、服务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
  将务实严谨学风贯穿研究全链条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力戒形式主义、弘扬求真务实理念,这与国际问题研究作为一门经世致用之学的本质要求高度契合、一脉相承。国际问题研究直接服务于国家对外政策制定、国际战略运筹及国家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关系国家核心利益与长远发展大局。在此领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关键在于锤炼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将反对形式主义的刚性要求贯穿于学术研究的全链条、全过程。
  在治学态度与研究方式上,须秉持科学精神与敬畏之心。国际问题的复杂性、敏感性与动态性,要求研究者面对海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信息流时,务必保持高度的专业审慎。必须坚持系统、客观、严密的数据收集与形势分析,运用严谨规范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工具,进行层层递进、抽丝剥茧的深入剖析,努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力求把握国际事务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与此同时,坚决摒弃浅尝辄止的“观光式调研”,真正沉入一线,深度挖掘鲜活、可靠的一手信息与数据,精准把握国际问题的真实状态、演化逻辑与深层动因。唯有依靠这种一丝不苟、扎实稳健的学术功底与实践路径,方能产出经得起实践考验的研究成果。
  在研究选题与价值取向上,须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的导向。要坚决摒弃盲目“跟风逐热”却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倾向。选题必须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国际格局演变动向、外交实务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突出前瞻性、战略性与现实针对性。要深入思考研究课题对国家利益维护和人类共同福祉的实际价值,避免陷入空洞概念的泛泛而谈。研究的起点应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家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与长远问题,终点应是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在学术产出与研究评价上,须坚持质量优先原则。反对一切粗制滥造、重量轻质的短视行为,对脱离实际、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成果“零容忍”。研究成果——无论是研究报告、学术论文还是政策建议——都必须建立在严密论证、数据支撑与充分论辩的基础之上,力求实现理论创新、具有前瞻性的精准洞见与实际可操作性的统一。要致力于提炼符合国际问题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真知灼见,产出真正能为对外政策精准导航、为塑造有利国际环境提供战略预案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优化资源配置管理
  提升对外交流质效
  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诸如国际研讨会、各类学术访问等,是实现思想碰撞、掌握前沿动态、拓展国际合作网络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然而,此类活动往往伴随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因此,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特别是“厉行勤俭节约”要求,必须在学术交流活动中树立起科学管理、注重实效的鲜明导向。这要求我们从根本上对每一项学术交流活动的必要性及预期价值进行严谨论证,优先保障那些紧密契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够切实提升研究质量和决策支撑能力的重点项目。同时,需着力盘活并高效利用现有的科研设备、专业数据库以及文献资料等存量资源,最大限度避免闲置与浪费,确保科研经费与资源配置能够精准发力,实现投入产出的最优化。
  在主办学术会议时,务求精简实效,力戒虚功。严格把控会议规模与时长,精心设计议程,做到焦点突出、节奏紧凑,科学选择举办地点,从源头上避免议题空泛重叠、多头重复办会以及为撑场面而设置无关人员“陪会”席位等不良现象。在参会嘉宾邀请上,应坚持以学术水准与研究专长为依据,汇聚真正具有真知灼见和深厚功力的专家学者,推动交流触及实质、产生实效。会议各项安排必须厉行节约规范,严格遵守相关财务标准,在会场布置、食宿接待等方面力求简朴得体,杜绝任何形式的铺张。
  参与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更须严格遵循规范,提高出行效率。出访前,应进行精准的行程规划,目标清晰,最大限度地减少非必要的礼节性访问,让时间和精力集中于有价值的学术互动。与此同时,要时刻绷紧纪律之弦,严格遵守各项外事管理规定和财经纪律,坚决杜绝超标准接待、违规使用经费报销等行为,确保活动全程透明合规、廉洁高效。总而言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将资源高度集约地投放到能深化知识创新、推动深度对话、服务国家核心利益的学术交流关键环节,实质性地提升交流活动的国际影响力与对政策制定和实践的支撑效能。
  在新征程上,国际问题研究学者应深刻领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刻内涵,以务实严谨学风厚植研究根基,以科学高效理念优化资源配置,将力戒形式主义、弘扬求真实干、厉行勤俭节约的精神贯穿于学术研究与对外交流的全过程。唯有如此,方能锤炼服务国家核心利益的过硬本领,持续产出经世致用的高质量成果,切实担当起咨政建言、理论创新、提升国际话语权的时代重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学术智慧与思想力量。

责任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