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以数字金融赋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024-08-09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700期 作者:郑联盛 范云朋
分享到:

  郑联盛  范云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数字金融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创新的主导领域,是未来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核心关键要素。谁掌握数字金融主导权,谁就将掌握未来国际金融中心主导权。上海要通过创新发展数字金融,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当前,上海已经开启数字化转型之路,通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提供多样化政策支持、不断丰富金融科技数据资源、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等举措,为数字金融提供良好生态体系。在数字经济为上海数字金融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上海加快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金融发展量级跃升提供了基础保障。上海不断完善数字金融发展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抓住金融科技研发及应用、金融科技产业集聚、金融科技监管模式创新等核心环节,助推城市和经济数字化转型。此外,金融科技数据资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上海通过推进跨部门数据共享,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数据融合与协同创新,着力构建金融科技中心。上海还着重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有效服务科技创新,注重提升数字经济的金融赋能水平,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动循环。

  目前,上海在数字金融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与国际主要金融中心和金融科技创新趋势相比,其在数字金融集群、发展体制机制、科技创新、金融开放、数字金融人才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比如,现行数字金融发展主要依赖“点”和“线”,而未来发展则需要形成具有聚焦效应的创新“面”或“群”。再比如,在发挥金融数据枢纽功能的条件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跨境数据流动的监管如何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有效发挥内外链接和交互功能,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政策议题。更重要的是,上海如何以更加宏大的视野、以“国家的上海”和“世界的上海”视角来提升数字金融中心建设能级,是极为紧迫的战略任务。数字金融发展瞬息万变,数字技术创新周期明显缩短,很容易造成代际差距。 

  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议题是数字货币的发展。此前,诸如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发展缺乏扎实的实质性经济活动作为支撑,从而呈现出虚拟化甚至投机化的特征,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禁止或限制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但在当前,挂钩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的稳定币成为数字货币重要的发展趋势,包括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对稳定币的监管态度发生了重要变化。一种可能且重大的趋势是稳定币会重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深刻影响以国际金融中心为支撑的资本流动和要素交互的资源配置机制,从而深刻改变国际金融中心和国家的金融影响力、核心竞争力。

  因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以金融强国为根本遵循,在国家层面构建更加完善且适应数字金融发展的监管框架,加速推进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加快发展金融科技,加强对数字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着力打造上海数字金融发展新的竞争力。

  一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构建更加完善和适应数字金融发展的监管框架,为上海和全国写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提供制度支撑。创新数字金融监管理念,鼓励包容、创新和开放,同时有效防控风险。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监管效率,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处置能力,提高监管针对性和适用性。强化数据安全,坚持守正创新,加强金融数据安全保护,健全数据资产管理机制。积极探索金融数据安全有序跨境流动试点,权衡金融数据流动性与安全性,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促进数据流动和金融业务内外交互。

  二是以场景为支撑,加速推进数字人民币建设。上海应密切关注国际社会对于数字货币特别是稳定币的发展态势,进而优化数字金融特别是数字货币的发展战略。数字人民币作为“十四五”期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抓手和核心赛道,应争取增加有关促进数字人民币发展的政策,更加重视数字人民币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将其视为推动金融创新和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上海应不断丰富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增加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加快探索数字货币的实际应用,为数字人民币的全面推广积累经验。此外,还应支持上海域内商业银行使用数字人民币参与跨境结算,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首位度。

  三是多措并举加快发展金融科技。第一,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着力推动金融科技相关技术及基础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实现金融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第二,促进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应通过政策引导和布局优化,加快形成金融科技企业集群。第三,营造一流金融科技发展环境。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打造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完善市场环境和法治保障。第四,构建高效可靠的金融基础设施。统筹布局安全、稳定、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为金融科技核心业务系统运行提供稳定充足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积极争取国家级金融科技重大项目和平台在沪落地。大力推动金融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平台建设,更好适应高并发、多频次、大流量等新型金融业务需求。

  四是抓住数字科技牛鼻子,构建科技金融发展新体系。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的核心支撑,应通过建设包括数字技术创新在内的科技金融发展新体系,着重解决钱多本少、缺乏耐心资本等结构性矛盾,为科技创新贡献更大的金融力量。上海应成为整合全国科技创新资源、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核心枢纽,同时还应构建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交互的重要渠道,形成融合内外的科技创新和金融互动新格局,着力提升要素集聚性、科技创新力和金融竞争力。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年度重点项目“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若干问题研究”(2023JB018)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高莹(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