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推进乡村振兴实践创新
2024-11-08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716期 作者:王怡迪 余家林
分享到:

  本报讯 10月30—31日,“乡村振兴实践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淄博市召开。淄博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新胜,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宏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分别致辞。

  魏后凯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既不是农业现代化的简单延伸,也不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有机耦合而成的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交融的整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聚焦短板和弱项,从领域和空间双维度出发,做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补短板任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叶兴庆认为,乡村产业发展要把握国家发展新阶段、农业政策新目标的历史方位,坚持提高包容性、增强内生性、扩大开放性的价值取向。乡村产业发展要做好“土特产”文章,立足“土”、突出“特”、塑造“产”。促进乡村产业发展要依靠完善耕地利用优先序、释放乡村多种功能、畅通工商资本下乡、促进电商赋能乡村产业等方面制度创新。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姜长云谈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全国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石,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坚实支撑,是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重视企业家队伍、营商环境、产业生态等多方面建设,注重品牌打造、文化赋能,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并重视战略思维和网络经济视角。

  华中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陆汉文表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实践中的“发展悖论”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响应多数人更高医疗服务需求时存在排斥低收入群体的内在逻辑,其根源是收入分化。因此,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需要关注公共服务领域政策伦理问题的重要性与建立政策伦理审查机制的必要性,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医疗保障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谭秋成认为,在利用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数字技术的负面作用。实际上,数字技术目前还是一种被动的应用,要主动地运用数据技术,找到本地最佳的利用农业资源和资本的方式。

  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及其城乡发展一体化智库共同主办。

  (王怡迪 余家林)

责任编辑:王春燕(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