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以认知语言学视角研究中国民间文学
2024-11-08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716期 作者:刘敬柳 李斯颖
分享到:

  本报讯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第49期民文沙龙学术讲座在京举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亚洲学院教授罗永现应邀主讲“概念隐喻、概念化与人文学科的交融——兼谈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

  罗永现以概念隐喻为主线,结合中国民间文学的特性,探讨认知语言学等语言学方法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中的可行途径与突破可能。

  罗永现首先介绍了概念隐喻理论的背景、定义和核心内容等知识点,解释了隐喻中目标和认知域的概念、跨域映射的概念等。他表示,概念隐喻具有普遍性和系统性,构成跨域(类比)对应,反映概念结构和通过更具体的、以经验为导向的对应来理解抽象概念等特征。为实现理论、概念和具体事项的融会贯通,他还从经济学、洪水和地震、机器和工具、烹饪等具体方面对隐喻进行了详细解析。在此基础上,他总结了概念领域对其他学科和语言学习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对文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民族文学研究离不开语言学,语言学应该为民间文学研究所用。”罗永现认为,民间文学研究者应该注重语言学相关理论、方法和工具的学习,因为“倘若没有清晰的语言学理论,田野工作者(就像大多数19世纪之前的学者一样)仅限于不连贯的轶事观察”。掌握国际音标是民间文学研究者的一项基本功,使用国际音标,能够相对准确地记录文本,为分析和解构语言背后的文化提供可视性的分析材料。最后,罗永现以语言文化学者贺大卫和蒙元耀合译的广西壮族民歌集《贼歌》的壮文—国际音标—字译—意译四体对照的翻译整理体例为例,建议民间文学研究与语言学相结合,在文本翻译、整理方面建立一套科学体例。如此,不仅能够更好地保存民族文学材料的史料价值、提高其科研价值,最重要的是还能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在讨论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吴晓东,副研究员姚慧、杨杰宏、李斯颖等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就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日”“月”二词是否由“眼睛”一词发展而来、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传信范畴、多模态叙事文本的相关问题、语言学和语言学习对民族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内容与罗永现进行了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和中央民族大学的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和硕士生等聆听了讲座。

  (刘敬柳 李斯颖)

责任编辑:王春燕(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