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推动新时代中国学繁荣发展
2024-11-08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716期 作者:许汉阳
分享到:

  本报讯 10月26—27日,首届新时代中国学发展论坛暨《新时代中国学研究》集刊创刊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4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就新时代中国学的学科属性与内涵、研究理论与方法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新时代中国学建设研究创新基地主任宋月红表示,新时代中国学要立足中国,特别是新时代中国,坚持正确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文明观,坚定中国立场,坚持“以我为主”,辨析理论是非,推动中国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反对和批驳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把新时代中国学发展为有力的思想、理论和学术利器,建构中国自主的新时代中国学知识体系,使之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具有鲜明特色、强大传播力和广泛影响力的学科领域。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冠梓提出,我们要坚守中国立场和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觉和学术自觉,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借鉴海外中国学的研究成果,正确看待海外中国研究视角,用我们的理论方法和史学知识对他们进行分析和辩驳,同时加强学科交叉、联合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表示,在世界学术发展史中,海外中华文明研究、中国研究是一门历史悠久、传承不断的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对于世界人民了解中华文明、中国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着重回答“何为中国学”“何以中国学”“中国学何为”,这是中国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何培忠认为,新时代中国学要从学科建设做起,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为国际社会所理解、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开展研究和讨论,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表示,新时代中国学相较于之前中国的中国学、西方的中国学,更加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议题,更加注重提炼原创性、标识性的概念范式,更加着眼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代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从中国社会现实中,从与西方理论对话中,实现标识性范畴的创新创造。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沈桂龙认为,海外中国研究的主体和力量正在量变中不断调整,研究重点从“就中国论中国”转向“世界的中国”。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特征和成功经验,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了重要参照,对策性智库研究在中国学中的地位得到增强。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武表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研究日益显示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中国共产党研究成为世界中国学研究中最受关注的课题,新生代中国学研究者群体性崛起,这是世界中国学正在发生的“格局之变”“焦点之变”“代际之变”。

  与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新时代中国学的学科属性、定位与内涵、理论与方法、成就与经验,一致认为要坚持“两个结合”,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站在历史与时代相结合的高度讲好和传播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推动发展新时代中国学,真实、立体、全面反映新中国特别是新时代中国。大家普遍认为,新时代中国学作为世界中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学术成果。要将历史中国之学与当代中国之学结合起来,注重贯通古今和融通中外,聚焦重点难点问题研究。

  与会学者还就“新中国学”“北京学”“温州学”的兴起和发展、新时代中国学建设创新基地发展、《新时代中国学研究》集刊研究编辑工作等进行了讨论。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中国学建设研究创新基地主办。

  (许汉阳)

责任编辑:高莹(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