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春燕 通讯员李东琪)11月2日,第五届全球文明史研讨会在云南昆明举行。会议主题为“亚欧大陆国际体系演进中的文明交流互鉴”。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党委书记赵小平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外文明比较研究室主任董欣洁先后致辞。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任东波主持开幕式。
董欣洁提出,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分析和提炼,这是史学工作者面临的时代课题,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意义是对这个时代课题的一个重要分析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大型文明交流互鉴,是前所未有的文明多元交流、互学互鉴的大型实践。它所弘扬的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是为了人类社会的互利共赢和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中山大学历史系(珠海)教授孙丽萍认为,人类通过互动与合作形成不同的组织形态,进而构建了人类社会网络。通过互联互通构建的社会网络借由对话、交换和分享形成了新的权力形态,权力从关系性权力、结构性权力演变为一种网络型权力。互联互通改变了国际体系的广度、密度和深度,进而改变了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副教授卢兆瑜对西欧中世纪和近代“永久和平计划”进行了比较,提出前者是一种消极的文明互动观,只注重自身和平而不关注其他地区的和平秩序;后者则是一种积极的文明互动观,主张通过世界联盟组织来达到世界的永久和平,然而这是一种商业资本主义逻辑下的文明互动理念,带有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
云南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毕世鸿认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启动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可通过推动建立国家间政府文明交流工作机制性沟通框架、回溯澜湄流域国家的共同历史渊源、塑造澜湄流域特色人文交流品牌、完善澜湄区域人才交流机制、促进澜湄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等举措来应对。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任东波从“长时段”与“文明”的角度对“一带一路”实践进行历史透视,提出“主体间性”是文明互动的关键因素。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张云认为,东南亚多元文明和平共存的历史经验为破解“文明冲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借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外文明比较研究室青年学者李东琪从思想与实践的视角出发,对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交流互鉴进行了比较,阐述了三大文明对自身历史的重视,并介绍了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崛起的“全球南方”国家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所做的努力。
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外文明比较研究室和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