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讯(记者王春燕)8月1日,党建引领与数字治理赋能基层治理研讨会暨《党建引领与数字治理双向赋能——基层智治的富阳经验》(以下简称《党建引领与数字治理双向赋能》)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社长胡敏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治理研究院院长郑建君主持发布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治理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协办。
张树华表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新时代城市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研究者提出了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系统思维,加强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间合作,进一步探讨城市治理、社会治理、基层治理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党建引领与数字治理双向赋能》一书的发布,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汇聚各方智慧的积极行动,也是搭建学术界、政策界和实务界深度对话的交流平台。希望与会学者深入交流,为推动城市治理与基层治理贡献学术智慧,在扎根中国治理实践中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胡敏对《党建引领与数字治理双向赋能》一书的篇章结构与写作特色作了说明,并阐述了该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他表示,该书具有三个方面的突出特色。一是选题抓得好。基层作为党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前沿阵地,是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该书选取了基层治理领域里党建引领与数字治理双向赋能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二是案例选得好。该书选取了许多示范典型,生动刻画了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三是经验总结得好。该书系统总结了地方基层治理的成功经验,对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执行院长蔡礼强代表《党建引领与数字治理双向赋能》作者团队从如何应对基层治理挑战、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地方基层治理的经验和启示三个方面对新书内容进行了介绍。
该书全面聚焦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在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深入分析和重点回答了影响基层治理成效的四个关键性问题:党建如何有效引领基层治理,数字技术如何有效赋能基层治理,党建引领与数字技术如何双向赋能破解基层治理中的系统性、结构性问题,基层治理中如何将赓续传统与技术创新相结合。该书对基层范围以及基层治理的复杂性进行了梳理,提出基层始终面临治理对象复杂、任务多元、资源匮乏、权责交织等难题,基层的结构性矛盾和交织性问题需要多层级、多部门、多领域、多主体的协同联动,只有通过整体性和系统性创新才能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富阳区通过党建引领与数字治理双向赋能塑造了虚实触达的基层治理共同体结构,形成了纵横嵌合的基层治理共同体模式,体现了新时代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和“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县(市、区)全域的创新运用。在深度挖掘基层治理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该书概括总结了做好基层治理的八条经验。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从理论研究、实践经验、创新模式等维度出发,对党建引领与数字治理如何赋能基层治理展开了深入探讨交流。
与会学者认为,《党建引领与数字治理双向赋能》一书揭示了基层党组织如何借助数字技术焕发新生、数字治理如何通过党建引领获得灵魂,剖析了党建引领与数字治理双向赋能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打破了传统基层治理研究中党建与治理相对分离的局面,创新性地提出党建引领与数字治理双向赋能的理论框架。该书以富阳实践为蓝本,深入探讨了党建引领与数字治理双向赋能的理论与实践,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应积极学习和借鉴富阳经验,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党建引领这个根本、用好数字赋能这个关键;要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基层智治新模式,推动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