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哲学研究所“问道·哲学青年说”学术讲堂第5期举行
2025-10-28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807期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10月23日,哲学研究所“问道·哲学青年说”学术讲堂第5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大楼举行。本期活动主题聚焦“‘生产方式’概念出场及其历史唯物主义意蕴”,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哲学研究所青年工作组组长杨洪源、《哲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韩骁等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活动。讲堂活动由《哲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李薇主持。

  “生产方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哲学研究所青年学者赵瑞泽在主讲报告中提出,应立足思想史考察这一概念,《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等马克思早期著作,系统呈现“生产方式”从孕育、催化到生成的出场轨迹。这不仅有助于拓展思想史研究的视野,还原马克思思想的原初语境,更能揭示其术语革命的实质,为回应现实社会问题、激活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力提供理论支持。

  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编审黄慧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当等,在对谈环节围绕青年马克思的时代背景、马克思工艺学笔记、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区别等展开了深入讨论。

  “问道·哲学青年说”是由哲学研究所青年工作组、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智库共同发起的学术活动,旨在以对谈的形式推动思想碰撞,在深度交流中实现“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推动形成具有创见与学理深度的学术观点,为青年学者打造“小而精、专且深”的学术交流平台。该学术讲堂自今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5期,研讨主题涉及“人工智能驱动人文社科研究的创新路径与价值重估”“沃格林与‘实在’概念的超越论构造”“笛卡尔与行动问题”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云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与了系列活动。

  (哲学研究所青年工作组/供稿)

责任编辑:崔园园(报纸) 胡子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