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蕴岭教授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对东亚合作的研究、参与和思考》于2015年8月3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举行了新书发布仪式。
东亚合作的历史短暂,自1997年借亚洲金融危机之风出现转折之后,东亚合作就开始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东亚共同体的梦想是美妙的,但现实的进步之路却几多艰难,挑战多多。为了共同的利益与目的,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仍选择以务实的态度与合作精神竭力推动着区域合作的进程,寻找着适合彼此的行进路径。正如张蕴岭教授在著作中阐释的:东亚国家之间不管有多少矛盾和分歧,只要大家坚持合作,规避对抗,让合作成为主导趋势,东亚就有希望,就有美好的未来。他以连贯和整体的维度对东亚合作进行梳理和分析后,告诉我们:理想是指引,现实是基础,理想和现实之间有差距,只有大家手拉手才能有美好共赢的明天。
对于东亚合作的主要方面和进程,作者从认识东盟、中国—东盟自贸区构建、通往自贸区之路、货币金融合作实践、东北亚合作探索、亚太区域合作进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立体地向我们展示了东亚合作的经度与纬度,并提出了诸多现实性的思考。
张蕴岭教授对于东亚合作的分析是全面的,更是辩证的,保持了一名学者的严谨与冷静。在东亚合作中,东盟的角色举足轻重,作者在分析中表达了对东盟国家不服输的“内在气质”的佩服,以及对其大步地推动了东亚合作的成绩的肯定。但同时,他也指出了其“成事不足”的短板与弱点,东盟的“舒适性”原则和犹豫不决,使东盟落实行动进程成效大打折扣,导致东亚自贸区之路一度“前途渺茫”,东亚合作的进程缓慢而艰难。结合美国重返亚太的时代背景和东盟的双重性特点,作者特别指出,没有建立起足够的战略信任,是中国和东盟国家面临的巨大挑战,但要把握和平与发展的“大局”,互联互通,开展务实合作,深化利益基础。
在中国的观念中,东南亚和东北亚共同构成了一个大东亚,相比较于东南亚地区,被不同的政治和安全框架分割的东北亚地区,区域合作进程的复杂性和曲折反复性更牵动人心。与在东南亚地区一样,中国是东北亚合作的积极推动者,图们江开发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合作机制的顺利开展,使中国推动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努力转变为现实,但由于中日韩关系冷却、美朝战略信任严重缺失,导致中国在21世纪推动的“六方会谈”机制和“中日韩合作机制”陷入停滞状态,这也在另一层面上表明了中国还需要继续积蓄足够的力量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作为一名东亚合作进程的参与者,张蕴岭教授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在东亚合作进程中是如何参与、推动的,中国在此过程中是如何经历合作思想的转变,是如何在东亚合作的理想和现实之间,从“我的周边”看全局,从“周边的我”找到自己的定位,逐渐回归区域观,开启周边关系与秩序的构建之旅。
作者对于中国区域合作的分析并没有止步于东亚地区,而是通过前八章的阐述铺垫,在最后一章进行升华,站在大周边的高度,对中国参与和推动区域合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表达了思考的精髓——中国的区域观和区域战略在参与中逐步明晰,把周边地区作为一个地缘整体来布局和营造。周边是中国走向大国、强国的战略依托带,中国发出了与周边国家构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是中国区域构建的最新定位,而这样的定位是着眼于中国复兴大局下周边关系和秩序百年重构的长历史进程。张蕴岭教授特别指出,互联互通网络是周边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动脉,有了它才可以有生命力和能动性;而“一带一路”倡议是带有统领意义的新复兴战略,是基于地区、面向世界的大战略。中国的地缘区域观回归和区域秩序的构建是一个长历史进程,而现在的我们都是这个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