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拉美研究在中国的发展趋向及议题拓展
2022-11-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10日总第2527期 作者:袁东振
分享到:

  中国的拉美研究既与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紧密相连,也见证了中国与拉美国家关系的不断深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拉美研究展现出新的趋势,拓展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新议题。

  拉美研究的阶段性特征

  中国的拉美研究与拉美地区形势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在1959年古巴取得革命胜利的鼓舞下,拉美地区民族民主运动不断发展,拉美人民反帝、反独裁统治,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不断高涨。中国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拉美地区的形势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初作出关于加强拉美问题研究的重要指示,中国的拉美研究由此起步。

  中国的拉美研究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得以推进。20世纪七八十年代,拉美研究学科体系持续发展,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后备人才培养初见成效。1979年,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成立;1984年,中国拉丁美洲学会成立。这两个全国性学术社团的建立,为研究拉美问题、开展相关教学和对拉工作的机构和人士提供了重要平台。这一时期,拉美研究也有新的变化,学术性研究显著增强,理论性和综合性研究明显增多,研究范围不断扩展,研究深度不断加强。

  随着中国与拉美国家关系的深化,中国的拉美研究趋于成熟。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成立了专门从事拉美研究的部门。这一时期,拉美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涵盖政治、经济、历史、国际关系、社会、文化、民族、宗教等多个学科,一大批工具书、教材和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相继问世,学科建设和学科体系日趋成熟。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拉关系的全方位提升,中国的拉美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拉美研究既关注重大理论问题,又注重对策性研究;既重视基础性研究,又注重前沿学术问题的探讨,尤其重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问题的思考。这一时期的拉美研究取得了多项突破,出版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学界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中国拉美学界与拉美、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日益密切。

  新时代拉美研究的趋势及挑战

  当前,中拉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中国的拉美研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一是研究方法和范式的改变。拉美研究更加强调专业性,中外学者的合作研究越来越多。中国学者的著作和成果多被翻译成西班牙文或英文出版,受到拉美和其他地区学界的好评。二是研究范围和领域继续扩展。除经济、政治、社会、国际关系、文化、文学、历史等传统学科以外,与人类学、法学、建筑学、环境学等学科相关的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三是后备研究队伍进一步壮大。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教学在全国范围的扩展,为拉美研究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

  与此同时,新时代的拉美研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首先,研究队伍尚有短板。尽管国内拉美研究人员不断增多,但队伍建设亟须加强。新加入研究队伍的人员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主,他们学历高、知识面宽、视野开阔、外语熟练,但专业经验和理论能力相对不足。其次,研究机构总体质量不高。近年来成立的拉美研究机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新建的机构运行效率低下,研究经费缺乏保障,专业研究人员仍显不足。最后,对外交流水平不够。尽管国内拉美学界对外交往的规模、力度都有所扩大,但对外交流水平尚待新的突破。

  深入细化理论及现实议题

  在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变化的情况下,拉美研究领域许多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的议题值得深入研究,以期为世界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素材。

  拉美国家发展道路研究。拉美国家独立200余年来,不懈探索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在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取得明显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拉美国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失误,一些教训值得深思。其中,民众主义和精英主义长久对立,右翼和左翼交替执政,致使拉美国家发展模式不断摇摆。尽管许多拉美国家提出既要抛弃民众主义又要抛弃精英主义,左翼和右翼也都日益倾向于向中间立场靠拢,但短期内民众主义和精英主义的对立、左右之间的分歧难以消除,其对拉美国家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拉美国家治理能力研究。20世纪中叶以后,拉美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收获了丰硕成果的同时,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动,国家进入“发展风险期”。许多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当,致使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增长停滞,引发了激烈的社会冲突。拉美国家人均收入虽明显提高,但贫富分化愈演愈烈,社会排斥现象加剧,广大中下阶层长期不能合理分享经济增长的利益。上述问题根源固然复杂,但政府执政能力差、国家治理能力不足是根本原因。拉美国家政府和执政党缺乏化解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难题的能力,有的国家甚至长期陷入治理危机。提高执政水平,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既是拉美国家政府和执政党需要完成的任务,也是拉美研究学者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拉美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研究。拉美是中等收入经济体最集中的地区,不少国家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未能实现向高收入水平的跨越,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停滞徘徊期”。一些学者认为,拉美国家在关键时刻错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机会,因此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关于拉美国家“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学界已有初步探索,并做出不少有价值的分析。然而,上述研究远未揭示出拉美国家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推进对拉美国家“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细致研究,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拉美民众主义实践后果研究。拉美被视为民众主义最重要的试验场。总体上看,民众主义被认为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脱离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家经济能力,过分强调民众福利和收入再分配,是一种非理性的政策主张。拉美民众主义实践产生了诸多政治、经济和社会悖论,其试图以国家干预来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却导致经济崩溃;试图通过反现存体制推进民主政治,最终却进一步加剧体制的脆弱性;试图推进社会公平,最终却加剧社会不满。对民众主义的实践后果,中国学者持有正反两方面评价,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拉美民众主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于拉美民众主义经久不衰的原因、实践后果等问题的深入探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拉美国家自主发展理论及实践研究。拉美国家独立后,一直把自主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在探索自主发展进程中,拉美国家力图摆脱对美国和发达世界的依赖,为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及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出过重要贡献,并提出许多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自主发展理论或国际关系理论,如发展主义理论、依附理论、解放理论以及新地区主义等。近年来,面对新的国际形势,特别是在中美博弈加剧的条件下,一些拉美学者提出三种外交战略选择,即“积极的不结盟”“等距外交”和“战略自主”,体现了拉美国家对自主发展的新探索。研究拉美国家自主发展的理论及实践,不仅可以预判拉美国家对外政策的方向和走势,也可以为构建全球国际关系学提供发展中国家视角,贡献发展中国家新素材。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崔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