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21世纪中国海外民族志的演进
2023-05-19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3年5月19日总第644期 作者:谭萌
分享到:

  ◇谭萌(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对异域的探索引领人类拓展认知边界,以民族志为形式的社会经验研究则是全球知识互联及文明互鉴的基石之一。作为21世纪中国人类学的开拓性学术实践,海外民族志的发展嵌入中国和世界、学术和学科的交互关系中,在理念、历史、实践和现实层面凝聚自在与自觉、拓展与迭代、多元与共识、对话与升维的四重动力,推动“到海外去”的历史积淀转化为“迈入世界社会”的现实行动,从而为社会科学学术共同体的焕新提供强劲动能。

  自在与自觉:中国人类学“到海外去”的理念逻辑

  海外民族志孕育于人类学自在的学术传统和学科规范,其在中国的发展承载着21世纪人类学者的自觉意识和积极行动。

  纵览国际学界,人类学一直是进行域外知识生产的基础性学科,经历了研究范式多元化、知识框架多中心化和学科内涵立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国人类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属性,使其一方面长期依托“到民间去”和“到实地去”的本土研究创新理论方法,另一方面在跨文化交流中追求“到海外去”的学术理想。相较于20世纪中国人类学者对域外社会文化的调查、记录和比较研究,21世纪海外民族志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既是一个兼具标识性、自觉性和包容性的概念,也是集理念倡导、人才培养和多层次研究于一体的实践,强调方法的规范性、过程的对话性和书写的反思性。

  拓展与迭代:21世纪海外民族志演进的历史逻辑

  21世纪海外民族志的演进依托于特定历史语境下知识生产主体的具体实践,是横向的多维拓展和纵向的韧性迭代的结果。

  以2003年北京大学人类学专业派出博士研究生前往泰国和蒙古国进行为期1年的田野调查为起点,海外民族志的内涵在人才培养和个案研究中日臻充实。2009年,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设立专题“用汉语重写文化:中国人类学者海外田野作业探讨”,首次向国际学界系统介绍中国的海外民族志,被誉为“国际学术会议的新事件”。之后的3年中,云南大学东南亚民族志研究团队正式组建并开展实地调查,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中心成立,致力于培养高水平海外民族志研究人才,“南北守望”的海外民族志研究布局初步形成。

  2012—2014年,“中国人类学海外民族志工作坊暨美国社会民族志研究工作坊”在京连续举办三届,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2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70余名青年学人参与其中,为海外民族志研究在全国的兴起播下希望之种,奠定了当前中国人类学海外社会经验研究的基本版图。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及国家对教育对外开放支持力度的提升,海外民族志学术研究及人才培养获得更多政策、资金和平台支持。同时,伴随海外民族志研究个体的成长和流动,国内更多科研院所结合学科研究特色和地区资源禀赋,促进海外民族志团队的多样态发展。例如,清华大学结合在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验研究与对南部理论的发掘,将海外民族志的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中;厦门大学基于在南洋研究及华人华侨研究方面的丰厚积淀,不断深化有关“一带一路”和东南亚的民族志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凭借语言教学的优势,成为海外民族志的人才“蓄水池”;中山大学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将对复杂社会的探索运用于海外民族志有关城市、岛屿和移民的研究中;浙江师范大学借中非贸易蓬勃发展之契机,夯实非洲研究的民族志研究基础,助力中非文明互鉴;中国农业大学聚焦国际发展议题,推动海外民族志与区域国别研究有机融合。

  平台机构的携手共进和人才培养的赓续迭代为海外民族志的发展赋予更强韧性。2020年以来,面对多重不确定因素,海外民族志研究者不仅持续在世界多个区域开展田野调查,而且更加注重在经验反思中寻求理论创新。以人类学与区域国别研究论坛、海外民族志工作坊1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等会议为平台,海外民族志研究的智识力量交汇融合,与其他研究领域对话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

  多元与共识:21世纪海外民族志演进的实践逻辑

  经过20年的笃行不辍,海外民族志研究群体已拓展至百余人规模,多元与共识贯穿于个人和群体的学术实践中。

  目前,中国海外民族志学者的足迹遍布五大洲近40个国家,涉及村落庙宇、城市街头、企业机构、森林岛屿和网络平台等多维空间。研究范围从周边后发国家和地区向大洋彼岸发达国家和地区拓展,形成了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和东南亚、非洲及拉丁美洲等重点研究区域。研究对象除各区域的主体民族、华人华侨和原住民外,全球化背景下高度流动的群体、物品、资本和技术也颇受关注,并引发对边界、危机和日常生活的思考。研究议题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生态、宗教、艺术、遗产和基础设施等多个层面,注重以微观个案折射社会及文化生活的整体属性。研究路径从基于社区研究的单点和多点民族志向内涵更丰富的世界社会民族志延伸,从驻扎物理空间的田野调查向基于社交媒体的虚拟民族志扩展,从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形式向融通数字技术的综合方法开拓,并在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转型中凸显社会经验研究的独特优长。

  海外民族志知识网络的多维发展凝聚了人类学研究对主体对话的关怀,推动中国海外社会经验研究的旨趣从“以人为镜”向“多方互惠”延伸,进一步彰显中国人类学的学术自信。一方面,海外民族志研究者深化对自我与他者的理解,将合作民族志和交互人类学等理念融入实践。另一方面,海外民族志研究者通过梳理不同语境中的学术实践,透视当代世界知识生产的图景,推动多元主体在知识上的共享和研究中的互视。

  对话与升维:海外民族志“迈入世界社会”的现实路径

  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转折期,区域国别学应时而兴,海外民族志迎来新的发展空间。有学者指出,世界社会的民族志既是推动海外民族志内外贯通的路径,也是激发社会科学创造力的依托。对此,构建面向世界社会的知识网络、人才队伍和对话渠道,成为推动海外民族志知识生产升级的应有之义。

  第一,以世界社会为视野,提升海外民族志知识的生产力和转化力。一方面,丰富个案研究的层次和内涵,强化知识链条的勾连和知识谱系的建构,发挥海外民族志研究在面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变迁时的方法论优势。另一方面,进一步兼顾问题意识、学科理念和互惠伦理,结合数智时代知识供需及传播的特征,运用多种呈现平台和叙事方式,发挥海外民族志知识在提升国民素养、服务多元主体和促进文明互鉴方面的价值。

  第二,以海外社会经验研究为线索,完善基于跨界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增强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结合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的特征,依托新文科建设,盘活现有资源,实现增量发展。同时,阐释海外民族志学术共同体构建的经验,推进学科交叉理念的落地操作,培养新生力量,凝聚学术共识。

  第三,以互鉴共进为旨趣,拓展对话的主体范畴,提升交流互动的成效。增进不同学科就同区域、同议题和同对象的交流,兼顾深化中西对话和南南合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关联的现实诉求,畅通学术研究者与世界社会多领域亲历者的对话渠道。

  综上,21世纪海外民族志的演进汇聚了不同机构、领域和地区学人的努力,其学术共同体的成长重新定义和规范了中国人类学的格局,充实了区域国别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研究力量。在对世界社会的观照中,中国人类学海外民族志的研究实践、概念内涵和现实价值被注入新的活力,也将为世界人类学的繁荣和全球知识网络的重塑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