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低空经济
2025-09-23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800期 作者:付娜
分享到:

  ◇付娜(语言研究所)

  低空经济指主要依托1000米以下低空空域,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综合运用新一代通信、导航、监视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各类经济活动并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低空经济涵盖的活动范围十分广泛。在物流运输领域,小型无人机可在城市或特定区域配送外卖、快递包裹、紧急药品等小件物品;大型无人机则适用于海岛、山区等偏远地区的货物运输,尤其适合高时效、高价值物品的配送。在生产作业方面,无人机可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施肥,以及森林火情巡查、高压输电线路与长距离油气管线的巡检,还能承担地理测绘和地质勘察等任务。在公共服务领域,无人机可执行灾情侦察、物资投送、安保巡逻、消防辅助和环保监测等任务;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正在试点用于紧急运输急救器官、血液等医疗物资。文旅体验领域包括私人飞行,轻型飞机、直升机或无人机的驾驶培训,以及跳伞、滑翔伞、动力伞等航空运动。基础设施建设与保障方面,则包括飞行器起降场的建设与运营、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维护,以及无人机探测与反制等安全服务。这些应用共同展现出低空经济在提升物流与产业效率、创新公共服务、丰富文旅体验以及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广阔前景。

  目前,世界各国正积极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我国也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予以支持。然而,作为新兴业态,低空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空域管理规则相对滞后,安全监管体系尚不成熟,电池续航与适航认证等技术瓶颈突出,基础设施布局尚不完善,以及公众接受度、隐私保护等社会性问题亟待破解。尽管如此,可以预见,低空经济将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引擎,并深刻重塑未来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刘远舰(报纸)赛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