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
关注百年变局纵深演进下的日本与中日关系
2024-04-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王春燕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春燕)4月20日,中华日本学会2024年年会暨“百年变局纵深演进下的日本与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志敏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志敏致开幕词。主办方/供图

  赵志敏指出,日本是我国重要邻国,是影响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重要力量。做好日本问题研究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未来,中国日本研究要增强问题意识,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促进中日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为营造有利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良好外部环境献计出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不断推进日本研究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书写当代中国日本研究学术经典,建构中国自主的日本研究知识体系。要树立系统思维,把日本放在东北亚、全亚洲乃至全球视域中,着眼其面临的世界性、历史性、战略性、文明性的挑战,深度挖掘日本国内各种变化,探讨蕴含其中的规律性内容,赋予日本研究更宽广、更丰富、更深刻的时代内涵。

  南昌大学副校长吴丹在致辞中表示,中日关系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关系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对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从历史上看,中日友好事业对两国和两国人民都至关重要,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确保中日关系不偏航、不脱轨,努力克服分歧,寻求共同发展,推进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是中国日本研究的重要使命。会议旨在探讨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寻求加强交流合作的有效途径。我们相信,深入的交流与研讨能够增进对中日关系的理解,为中日关系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有助于全面推进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

  中华日本学会会长高洪在致辞中说,更加深入地研究日本以及中日关系,既任重道远,又十分迫切。我们要认认真真地以务实态度研究日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日关系的前景,拿出有利于中国外交事业需要且无愧于自身职责使命的成果。

  中日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前驻日大使程永华在基调报告中表示,近年来,中日关系面临一系列复杂敏感因素,正处于何去何从的关键时期。疫情期间中断的交流正逐步恢复,各领域务实合作稳步推进,民间和地方交流明显升温,有利于双边关系企稳向好、回归常态的积极因素逐渐显现。双方应相向而行,按照两国领导人旧金山会晤重要共识,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确保中日关系不偏航、不脱轨。

中日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前驻日大使程永华作基调报告。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中华日本学会常务副会长杨伯江认为,构建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是时代的产物,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综合实力增长、海外利益拓展、国际地位提升的必然体现。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是区域国别学基本学科方法,通过跨机构、跨学科交流合作的相互补强,使得相关研究更加丰富,成果质量更高,更满足社会需求、决策需要,更能有效推动学科发展。从现状看,我们的区域国别研究并不缺少关于认知阐释研究对象的自主知识;但从整体看,还较为碎片化、零散化,理论性、系统性不足,还没有形成体系。尝试建构中国自主的日本研究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典型意义,同时又极富挑战性。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副院长、中华日本学会副秘书长张玉来提出,从将近70年的超长周期考察日本经济,结构转型呈现较为突出的特点,“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关键词。日本经济发展趋势总体复苏向好,但也面临风险累积的困境。基于此,日本研究有许多课题需要加以研究,尤其要关注日本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变”的特征。

  复旦大学亚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堂军认为,在展望中日经济关系时,需要从全球视野的角度进行分析,要考虑影响日趋增大的国际分工调整以及价值观因素。新科学技术的运用、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中日企业间的合作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展望中日经贸关系的未来,双方仍存在亲和性,但需要在价值观和经济竞争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会议以“日本政经形势与社会发展”“日本国际战略及对外关系”“日本的对华政策与中日关系”“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日本研究”为主题举行了四个分科会,并设置了“日本式现代化的经验教训与启示”“日本海洋战略的演进与转型”“新时期如何做好日本研究刊物工作”以及“日本研究硕博论坛:日本研究的选题与方法”四个开放式平行论坛。

  会议由中华日本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南昌大学联合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外交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约百名学者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王晏清